" /> " />
作者: 發表于:2024-11-05 12:15:50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已正式印發《關于下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的通知》,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為“通過”,評分為 91.29 分(A 檔)。
2019年12月,“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作為牽頭承擔單位,聯合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研究團隊進行研究,項目總預算 49,096萬元。項目共分為5個課題,其中浙大網新作為牽頭單位承擔課題五的研發,作為參與單位參與課題四的研發。
去年11月,中國公路學會組織在珠海召開了“港珠澳大橋運行管理智聯平臺暨子課題驗收”專家會,浙大網新所承接的子課題全部完成驗收,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1、首次提出去中心化全分布式底層框架,解決橋島隧集群工程多源業務復雜數據組織難題,實現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全業務動態數據集成落地和集中管控;
2、研發橋島隧集群工程超大規模三維信息模型實時渲染及分段動態加載技術,為建設動靜結合的數字港珠澳大橋奠定重要基礎;
3、提出容器化數字大橋智聯平臺技術架構,實現秒級服務故障發現與分鐘級服務異常根源檢測及跨系統高效協同,實現港珠澳大橋智能運維的多業務融合;
4、提出基于文件安全分級算法的主機安全防御機制,構建立體縱深一體化安全防御體系,為數字港珠澳大橋提供了安全保障。
最終,評委會認定浙大網新所負責的港珠澳大橋運行管理智聯平臺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今年6月16-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專項辦在珠海組織了“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項目的綜合績效評價。專家組通過多輪質詢、討論后,最終得出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為“通過”的結論。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最終取得了諸多重要成果,例如:研發了橋島隧基礎設施一體化智能維養技術與裝備,實現了鋼結構及混凝土結構等表面病害的自主維養作業;開發了大橋交通運行數字孿生系統,實現了大橋高風險交通運行狀態監測預警全覆蓋;建成港珠澳大橋運行管理智聯平臺,集成了大橋運維管理的23個業務系統,實現了智能運維數據快速聯動、業務協同調度和運維工作可視化等。
浙大網新擁有強大的軟件開發團隊,曾多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具備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布式AI等領域的技術基礎與科研經驗,歷年來承接了大量鐵路、隧道、民航、指揮中心等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案例。本次牽頭研發的港珠澳大橋智聯平臺構建了基于數字平行的智能運維技術體系,攻克了橋島隧多類型業務智能協調調度、多源異構海量數據處理、數字孿生與運維管控等關鍵技術,對交通基礎設施運維業務和數字化技術的融合創新有著重要引領作用。
接下來,網新將會充分發揮在港珠澳大橋項目上的技術沉淀與豐富經驗,致力于更多的大規模基建數智化運維,幫助基礎設施建設降本增效,投身于基建數智化事業,為我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